随着成都天气回暖,许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,前往城郊徒步、爬山,享受大自然的美好,还不时摘下些野菜尝鲜。社交媒体上,各种“打野”攻略层出不穷,分享着探寻野趣的乐趣。然而,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当地村民的不满,因为一些游客在采摘时不加区分,误采了村民的农作物,给村民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。
4月11日晚,彭州市白鹿镇村民王女士反映,她在当地后山承包的药材种植地近期频繁遭破坏。春季气温回升本应是作物生长的黄金期,但以王女士为代表的种植户们却面临新的困扰。据王女士介绍,她10日上山例行巡查时,发现有人正在其承包地内用铁锹挖掘折耳根。为保护药材,他们专门加装了防护围栏,但仍有人翻越围栏进入。这些每斤价值数百元的药材常因游客误踩导致成片损毁。
记者调查发现,类似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。多位种植户反映,除黄连外,重楼、白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也屡遭破坏。有农户初步估算,单是今年春季,部分地块的经济损失已超千元。
自2023年以来,“打野”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走红,春季和秋季都是“打野”的最佳时间。不少网友晒图分享起“打野”的收获,野葱、蕨菜、雪芽菜、刺龙苞等都成为“打野”爱好者的囊中之物。然而,随着“打野”的火热,部分游客因误挖到村民种植的农作物而引来村民的不满。去年,崇州、大邑等地频发偷挖农户自种折耳根、竹笋等事件,欧博体育入口村民立牌警告“偷竹笋罚50元/根”,甚至搭帐篷守地。大邑一农家乐的老板张女士说道:“来挖野菜的人实在太多了,村民立警告牌、护栏都没用。”若有游客想去她承包的竹林中挖竹笋时,就会与游客约定按照3元一斤出售。
“打野”爱好者李先生表示,他周末会带小孩去踏青,带些小铲子挖野菜,既能教小孩认识各类植物,也能亲近自然。有些村民很热情,还会给他指路告诉他哪里能挖到野菜,当然他们也很注意,不去破坏村民种植的蔬菜。“但是竹林里的竹笋尽量别挖。”户外运动爱好者杨先生提醒,一般竹林是有主人的,擅自去挖竹笋可能会影响村民的经济收入。他还提醒带回家的野菜要洗净再食用,避免食物中毒。
正是春种时,山上农户有可能会进行施肥除虫工作。在此特别提醒市民朋友,不去采摘破坏村民家的作物,在户外产生的垃圾要自行带走,爱护环境。对不熟悉的野菜不采摘、不食用,采摘后应拿回家洗净、煮熟。若出现食用野菜中毒反应,应停止食用、催吐,同时携带剩余野菜、野蘑菇及呕吐物,及时就医。
法律人士提醒,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故意损毁农作物需承担赔偿责任,建议游客在亲近自然时注意辨别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,避免因误采误挖引发纠纷。
官方提醒,市民游客“打野”时应不违规采摘、采挖农民种植的植物、药材、瓜果蔬菜等物,自觉服从当地巡逻队、网格员、村干部的劝导,不踩踏、毁坏庄稼,珍惜群众辛勤劳动成果;坚持文明无痕出游,不乱扔包装袋、矿泉水瓶、果皮等废弃物,自行打包带走或是丢进公共垃圾桶,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。野外环境复杂多变,充满了未知的危险。在“打野”过程中,可能面临摔伤、扭伤、蛇虫叮咬、迷路等风险。因此,在出发前,市民游客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了解目的地的天气、地形、植被等信息,携带必要的装备和急救药品。要遵循安全原则,不擅自进入未知区域,特别是野生水域、悬崖边缘、未开发洞穴等,不攀爬危险地形,保持与队友的联系。遇到紧急情况时,要及时寻求帮助,避免盲目行动导致事态恶化。
北京:迅速响应分区域大风预警:13日部分公交及地铁线条有轨电车恢复运营 公共交通逐步恢复正常
北京,迅速响应分区域大风预警,13日部分公交及地铁线条有轨电车恢复运营
李迅雷:对等关税之后,特朗普将重启什么? 特朗普2.0政策路径的再锚定
6000人被死亡!美合法移民被列入死亡数据库,丧失福利和工作资格 特朗普政府新策略引发争议
历史性的一周过去了,美股比特币最终都涨了,但市场已经彻底变了 金融危机担忧浮现
今年国内粮食丰产,但玉米价格持续走弱,年内已缩水近500元/吨,欧博体育入口创下近四年最低点。河北玉米种植户陈先生感叹:“从春天一直忙到现在,最后只剩下唉声叹气。欧博体育入口” 他算了一笔账,不算人工水电各项支出,今年已经亏了几万